老師,我們只是要多一點時間!

打開門的瞬間,撲鼻而來一股尿騷,混著濃郁的香水味,令人不舒服。一會兒,眼睛適應了屋內的昏暗,偌大的空間,只一盞微弱的日光燈,一台老舊的電視和兩張床墊。正納悶,是客廳還是房間?一位穿著鬆垮內褲的老婆婆,從我和社工的面前晃了過去,右手抓了抓屁股,自顧自坐到床墊上,完全無視兩位陌生人的存在。

一旁的媽媽催促孩子打招呼,一邊熱情的邀請我們往內走。雖不是第一次見面,但這兩個孩子,還是一臉緊張。跟著媽媽,穿過一條又黑又暗且掛滿衣服的走道,差點踢到一張行軍床,上面還躺著一個男人!聽媽媽跟他的對話,這應是孩子的外公吧!

來到屋後,雖然空間變大了,老舊的爐具上卻堆滿各種鍋碗與灰塵。而旁邊,不是飯廳,卻是一個突兀的和室。

和室裡有著溫暖明亮的黃色燈光,映著乾淨整齊的棉被,矮桌上放着老舊的電腦,主機上有幾間迷你樂高組合的商店,看來可愛極了。媽媽介紹,這就是她與兩個孩子的生活空間。

與媽媽坐在和室裡聊了許久,了解孩子怎麼做出這些可愛的積木,不上學的時候,孩子都在做些什麼,媽媽如何彌補他們落後的學習,以及為什麼要帶孩子住在這個家⋯⋯。媽媽越聊越開心,話也越多,只不時會補充:「老師,請你相信我,我一定讓孩子回去上學,我們只是要多一點時間」。

下午五點,委婉的告訴媽媽,我們該離開了。媽媽突然眼眶泛淚,不停的「謝謝、謝謝、謝謝」並說出了放在心裏好久的話。

媽媽說,起初聽孩子說被同學欺負,她並不以為意,以為過一陣子就好了。直到有一天孩子崩潰大哭,她才了解:強迫孩子上學是個錯誤的決定。為了讓孩子有多一點時間調整心情,她幫孩子請假,卻被學校叫去開會、說教、辱罵,甚至通報中輟⋯⋯媽媽不得已,只好一間學校又一間學校的轉學。轉了五間後,心灰意冷。所以這次下定決心,如果學校要逼他們回去上學,她就與小孩去自殺,說到傷心處,媽媽掉下眼淚,孩子也抱著媽媽哭起來。

踏出門後,我與社工簡單聊了幾句,就相互道別。沒幾步,回頭一望,幾乎認不出剛進去的那間屋子。一整排的騎樓加蓋,灰暗的鐵捲門,只靠著五顏六色的招牌,一閃一閃的妝點這單調的民宅、平常的街景,誰知門後有著這樣的故事呢?

小孩為什麼中輟?看過這個家,聽過媽媽的婚姻、成長經驗,看過媽媽跟孩子的互動之後,一切說得出口的,似乎都不是原因。或許,其中有更多因緣牽扯,那不是我能理解的.....。最後,我將準備要說的道理,都打包存檔,只留下「陪伴與等待」的決定,讓「多一點時間」來成全這一個家庭的自我療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