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2024年「生命教育與心靈成長」心得寫作徵文 得獎作品─教師組甲等 第三名
心理學家威廉‧詹姆斯:利用生命的最佳方式,就是把時間花在比生命更長久的事情上。
有一個巨嬰,從龜裂的洪荒之卵中,悄悄地睜開雙眼,醒了。
他小心翼翼地爬出蛋殼,睜著大眼,豎起耳朵,靜心觀察,早慧的他,不但發現這世界空無一物,就連拂面的氣流,亦隱隱地令人感覺不悅。
於是他站起身子許下宏願,想要憑藉著自己的雙手,打造一個更舒適豐盈的世界。
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他從巨嬰長成了巨人,至死不渝的初心,終於使得陰陽流轉,益發和合;天地之道,益具軌則了。
此時,巨人卻十分疲憊,他已記不得距離上一次好好睡覺是在什麼時候了,於是他緩緩躺下,一點一點放鬆全身的肌肉,打算靜靜地小寐一下。
沒多久,鼾聲如雷,他就這樣漸漸地進入了酣甜、平靜的夢境。
在那裡,他羽成了一隻水青粉蝶,翩翩然地邂逅了光輝醒目的日月星宿,綺麗豐盈的山河大地,還有不可思議的諸法萬象……。
在廣闊無垠的另一處,你正從紫薇開到爛漫的午寐中,逐漸地甦醒了。
你睜開雙眼,坐起來,面容疲憊的打了一個哈欠,似乎仍沉浸在方才栩栩然的蝶夢裡。
由於夢境實在是太逼真了,使你不禁懷疑:究竟自己和蝴蝶,誰才是對方的大夢?
佛說: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。倘若如此,那麼這一生,你打算如何善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才不至於辜負自己太多?
當年就讀中研所時,所上要求每一位研究生在畢業前夕,必須完成《史記會注考證》的文言斷句。
由於你總是一邊啜茶,一邊斷句,一邊沉浸於〈列傳〉裡的人物故事,所以作業的速度十分緩慢。
也因為這樣,讓你能真切地透過這些人物們,感受到司馬遷的善良正義,與悲憤含冤。
邊塞的將士,深入胡地,最後彈盡援絕而屈辱活著,統治者覺得蒙羞,一念無明,下令族滅將士們的家人,司馬遷不忍,於是上書進諫,為的是替那些素昧平生,在戰場上九死一生,竟落得家破人亡的將士們說話。
結果司馬遷犯了天威,失幸帝王,臨死前驟然想起了父親那雙誠摯溫暖的手,為了要傳承父親遺志,為了要與統治者對抗,即使屈辱也要拚命留住這一世的肉身。
於是他將自己無法言喻的痛,殷透紙上,筆墨別人的故事來鳴唱,彷彿唯有這樣,才能知道自己仍然活著。
因此《史記》裡寫得最蕩氣迴腸的謳歌,幾乎都是失敗者,或是微塵般的小人物。
一位靠捕魚為生的老叟,抑或一位在河邊漂洗衣物的婦女,無名無姓,日復一日地過生活,用自己的方式修行,一旦因緣俱足,宛如度者出現在迷人面前,可能是指點伍子胥的高人、是和屈原一番對話的智者,甚或是替韓信帶飯的貴人。
他/她們用自己的生命饒益了另一個生命,使一個幾乎走到盡頭的人,看見了生機,在悲欣交集的瞋恨中,看見了溫柔,在煩惱雲霓裡,看見了菩提。
司馬遷筆下這些如草芥微塵的人物,在歷史的洪流中,竟像佛法開示,深深地啟迪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。
歷代學者多有詩文對其讚頌,歷朝官府也紛紛建祠樹碑以示褒揚。至今,漂母墓、漂母祠仍巍然屹立在淮安境內,成了主流價值之外的另一種地方信仰。
司馬遷的筆尖下,還有許多令人動容的悲劇英雄,在無常的世局與君恩下,他愛憐著他們,也暗暗地愛憐著自己。
例如曹沫、專諸、豫讓、聶政、荊軻這些刺客們,在死亡恐懼面前,在人性掙扎之中,如此「不驚、不怖、不畏」,信心不逆。
因此他們肉身即使壞空,以生命感召生命的結果,當喧嘩歸於平靜後,仍像回聲,生生不息。
司馬遷使勁地將自己的生命軸線長度延長,此後兩千年的歷史中,人們只知道司馬遷筆下的武帝,鮮少對於歷史上的武帝有太大的興趣,一如情深義重的項羽,對比為求自己活命,推墮親生子女的君王,有人雖然輸掉一時的權力,卻贏得更長遠的人性。
這樣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許多年以後的少年杜甫,無論是在人格形塑上的共鳴也好,抑或詩風頓挫的借鑑也罷,對於小人物的悲憫關懷,強烈的同理心,彷彿如出一轍,因此被尊為「詩史」、「詩聖」。
生活環境的惡劣,雖曾讓他感到無奈,但並沒有因而心生退卻,反倒像那清邁無夢寺中,一尊觀遍烽火的佛頭,殘了身軀,沒了四肢,依然垂眉歛目,不言不語,微笑靜謐。
杜甫體念天下寒士的狼狽,在苦難的淚水裡仍帶著希冀,期盼有朝一日能有「廣廈千萬間」來安頓眾人生活,甚至願意犧牲自己,「吾廬獨破受凍死」亦在所不惜。
闔上浩繁卷帙,眼前盪下繽紛的紫薇,當你真切明白他人生命的同時,也宛如讀了一部佛典。
J是你在校園裡認識的第一位同事朋友,因為你們不僅同期,年紀亦相近。
而J是一位長期茹素者,經常跟你介紹吃素的種種好處,還有一些關於生命的故事。
一日放學後的夜晚,你和J並不急著回家,相約走一下操場,散散心。
J說:「你知道畜魂碑嗎﹖」
「咦﹖不知道誒。」
J見你興趣盎然,於是繼續說下去:「畜魂碑,全臺都有喔,其源自於日治時期,是日本人所留下來的,主要是感謝以及安撫那些為了成全人類而犧牲生命的所有動物們。」
「人們自古食肉,一旦殺多了,難免愧疚,或是擔心其陰魂不散,因此畜魂碑大部分位在舊屠宰場、動物園、實驗動物機構、文化中心和寵物殯儀館等地,時時提醒著人類,要常有感念之情。」
你說:「嗯,每個生命都彌足珍貴。其中,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比活得長短更為重要。」說完之後,兩人就靜靜地坐在操場上,看著圓月高懸天邊,清風吹送白雲,任意緣分的去來。
圓滿的月光,如此皎潔,如此盈潤,如此平等沒有階級之分。
彷彿就在這一夜,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一群天神在月光下翩然起舞。
不知道為什麼,孟子昔日拜見齊宣王時所說的一席話,你總是一直記得,他說:「君子之於禽獸也,見其生,不忍見其死;聞其聲,不忍食其肉。」
因為捨不得眾生只為了滿足某些人的私慾而消逝,所以他辛苦奔走。
你不禁懷想,屢屢碰壁的他,在失意時,是否也曾抬頭望月?會不會赫然發現,原來自己一路走來,處處都是因果?
為了能饒益眾生的生命,他踽踽獨行,毅然步上一條血淚交織的修行之路。
這樣的精神,宛如DNA被傳承下來,宋代陸游的慈悲,讓我們看見了謙卑柔軟的心念,他說:「血肉淋漓味足珍,一般痛苦怨難伸;設身處地捫心想,誰肯將刀割自身?」
這份來自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的心量,讓你想起了當初母親牽著你一起看月時的溫柔,也讓你想起了昔日一位名叫凱瑟琳的小女孩。
當她從電視上知道非洲每30秒就有一名孩童死於瘧疾時,五歲的小小心靈內,似乎有什麼東西在一瞬間被碰醒了,自此她專心一意,決定在愛自己的生命同時,也要愛他人的生命。
她決定要省下自己的零用錢,買蚊帳捐給Nothing But Nets(只要蚊帳協會)幫助非洲的孩子。
除此之外,為了能拯救更多非洲兒童,她和家人還到教會演講,跟教友募款。凱瑟琳站上台,而她的弟弟喬瑟夫則扮演蚊子,以行動劇的方式來宣傳瘧疾的嚴重性,讓不使用蚊帳的美國人能理解,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蚊帳,對非洲小孩而言,事關重大。
可是她發現心裡仍不開朗,不愉快,像是被什麼東西給堵塞著。因為募集到的錢實在太少,無法購買足夠的蚊帳寄去非洲。
後來,凱瑟琳的媽媽提供了一些建議,於是她決定跟社區的一些小女孩一起製作證書,也因此感動了許多當時的政商名流,甚至就連比爾蓋茲也為之動容,於是捐了三百萬美元。
五歲小女孩的發願,就像人們在每年第一次的月滿時,點燈提燈後所許下的初願,令人讚嘆也使人感動。
「煩惱泥中,乃有眾生起佛法耳」,因此你時時提醒著自己,除了手中的燈,更要點亮心中的燈,好用來勘破無明,祝福自己,如此才能夠在人事物的歷練中,看清生命的本質,長存慈悲,饒益眾生,再一次圓滿自己的心。
農曆七月,適逢廿四節氣中的「立秋」,是個豐收,酬謝大地的好時節。
此刻月圓光滿,想念起已故的親友,想把人間一切美好的記憶,對祂們傾訴,於是在一個祂們可以回來的日子――「中元節」,在水燈寫上亡故親友姓名,或是生死眷屬後,準備一念之誠,將其放置水流中,用來召喚那些認識或不認識的飄泊魂魄,再次回到人間共度圓滿,感謝祂們曾為我們努力地披荊斬棘,留下了更平坦的道路。
這時,學校的鐘聲響了起來,在夜裡顯得悠悠盪盪,彷彿可以一路傳到月亮的耳裡。
如果有緣,校外偶然行經的人們,剛好也聽到如斯鐘響,有人或許會願意駐足,並且摘下耳機來靜聽這暌違的鐘聲,然後帶著餘音返家,可能很快,也可能很久以後才會如夢初醒。
於是,你和J起身拍拍屁股上的草芥微塵,準備各自踏上歸途,離開前,再次看了看月,圓滿的光,使你幾乎相信,可以就這樣踩踏上去,然後一路步向那究竟圓滿。
過了中秋,不久就是教師節了。
想起執教以來,一些教學相長的回饋,總是令你熱淚盈眶。
K:「感謝老師在我迷惘的時候聽我說很多很多很多~給我很多意見。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高二,我在學務處樓上崩潰大哭大罵髒話,是老師您陪著我的!還記得您當初對我說:沒關係,就罵出來吧,回想當時真的很傻!您真的是我高中遇到最棒的恩師!」
當時的你,其實也沒做什麼,只是準備一雙願意聆聽的耳朵,並且告訴她:別怕,我挺妳!
曾經這樣子陪著K,反反覆覆地走過了她青春的晴雨,你也得以再青春一次,再長大一些,生命再一次豐足。
在高中最後一次的教師節,L說:謝謝您來到我們的身邊,陪伴我們兩年多,今年是最後一年可以一起度過教師節,以及您的生日了!很開心能當您的學生,在求學的路上有您的諄諄教誨,讓我能夠在高中時間成長茁壯,能夠當您的左右手,在您的身邊學到很多,在往後的日子,能開心過每一天,即使我大學了,也會抽空來學校找您!
身為老師的你,明白自己能力有限,沒辦法療癒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傷痛,但你可以不偏執傲慢,客觀地看待傷痛,成為一個能夠給予溫暖與正向價值觀的大人,讓她知道烏雲散去後,就有機會在因果分明的蒼穹裡,看到空虹,初綻。
面對孩子們,你明白,自己要時時保持感恩誠敬的心,放開胸懷去對待,因為知道其各自以不同的方式,努力地豐足自己,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,就像不久前,你曾在家中的陽台上,看到破繭而出的粉蝶,為了彼岸而努力羽化。
一夜,你做了個奇異的夢。
夢中的你,被一個巨人吞沒。
起初驚駭莫名,漸漸地你發現,巨人的體內,竟然有地球、太陽系、銀河系、星系群……等,整個大宇宙都在他的體內圍繞運轉著,磅礡生命,大小相依並育,物種生生滅滅如環扣相鏈,週而復始,循環不已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