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如何看待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與無可取代

2024年「生命教育與心靈成長」心得寫作徵文 得獎作品─教師組優等獎

在一次下課時間,我望著教室裡的孩子們,心中不禁浮現一個問題:這些孩子們,來自不同的家庭,有著不同的背景與故事,究竟是什麼讓他們的生命如此獨特?為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價值?多年來,我見證了他們如同一朵朵不同顏色的花,無論風吹雨打,仍然堅定地綻放。這正是生命的奇蹟。

回顧我27年的教學生涯,22年擔任國小高年級導師,緊接著擔任偏鄉小校的總務主任1年及教導主任4年,宛如一本厚重的書卷,記載了許多獨一無二的故事。企業家的孩子涵涵,像一顆驕傲的星星,閃耀在別人的目光中,卻因自視甚高而被同學們孤立。公務員家庭的子雲則像一棵被過度灌溉的小樹,承受著過多的壓力,終於折斷了心靈的枝葉。而農村的孩子安傑,則如同一匹自由的野馬,渴望奔跑於天地之間,卻一度迷失在錯誤的道路上。還有隔代教養的佑仁,彷彿一隻被遺棄的船,漂泊在親情的海洋中,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港灣。

這些孩子讓我深刻理解,生命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認識每個生命的獨特性與價值。我們常常會問自己:孩子的成功是什麼?是學業成就?還是未來的職業光環?然而,這些標準真能衡量一個生命的價值嗎?當我看到那些曾經迷失方向的孩子們,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時,我明白了,生命的價值不僅僅來自於外在的成就,而是他們如何在挑戰中成長,並學會珍視自己的獨特性。

因此,作為一名教師,我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,更是一名生命的守護者。我希望通過我的教導,孩子們能在成長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,認識到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並擁有無可取代的價值。這正是生命教育的核心,也是我27年來不斷追尋的教育真諦。

蛻變的光芒

那一天,陽光灑滿了學校的禮堂,我望著台上自信侃侃而談的涵涵,心中湧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。誰能想到,這位站在台上分享自己美國大學學習經驗、現今在美國科技公司工作的年輕女性,曾經是那個自視甚高、被同學排擠的小女孩?26歲的涵涵,已經不再是那顆驕傲孤立的星星,而是化作一束耀眼的光芒,溫暖著周圍的每個人。

時光倒流回到十幾年前,她還是那個因家庭優渥而感到與眾不同的孩子,總是以高傲的姿態與同學保持距離。像一朵長在溫室裡的玫瑰,涵涵渴望著別人的注意,卻因為帶刺的言行傷害了身邊的人。為了引起更多的關注,她甚至偷偷藏匿同學的作業簿,試圖在混亂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。那時的她,並不明白真正的價值來自內心,而非外在的條件。

經過多次的輔導與對話,我試圖用包容與同理心打開她心中的那扇門。我告訴她,人的價值不應被外在的條件所定義,真正的尊重來自於對每個生命獨特性的認可。涵涵慢慢開始理解,人生不僅僅是與他人比較,而是學會與自己和解,與周圍的人和諧相處。

多年後的今天,站在台上的她,宛如一棵經歷過風雨的樹,經過歲月的洗禮,依然挺立,並散發著強大的生命力。涵涵在分享她美國大學的學習經歷時,不再是那個需要依靠外在條件尋求認同的小女孩,而是一位擁有自信與內在力量的職場女性。她用她的故事告訴在場的學弟學妹,真正的成功不僅來自於外在的成就,更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對他人生命價值的尊重。

那一刻,我知道,她已經完全明白了那個簡單卻深刻的道理:每個生命,都是獨一無二且不可取代的。

生命的轉折(壓力下的重生)

那天,子雲回到母校分享他在台灣頂尖大學理工科系的求學經歷,台下的學生們眼中閃爍著敬佩的光芒。他是教授眼中的高材生,優秀且認真。誰能想到,這位理工界的明日之星,曾經是一個在壓力中幾乎崩潰的少年?

時間回到了他小學五年級的那個秋天,子雲的父母對他的課業有著極高的期待。每天放學後,他不是去安親班,就是趕著上補習班,週末更是被才藝班與國中私校入學輔導班排得滿滿的。子雲彷彿是一台被不斷加速的機器,每天在父母的期望中運轉著,但卻沒有時間停下來喘口氣。那時的他,就像一個被過度灌溉的小樹,承受著過多的水分,枝葉漸漸枯萎。

有一天,在教室裡,我無意間發現他手腕上細微的割痕,那是一道道淺淺的傷口,仿佛在無聲地呼喊著:我好累,我需要幫助。我立刻意識到,這孩子已經在壓力中迷失了自己。我與輔導室的老師密切合作,為他安排了一連串的輔導活動,並與他的父母深度對話,讓他們明白學業成就固然重要,但心靈的健康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那段日子,我們一起努力,為子雲找到學業與生活之間的平衡。當我引導他說出自己的壓力時,他的眼淚像是打破了心中的壩,滾滾而下。漸漸地,他開始學會釋放壓力,懂得在課業之外給自己留一些喘息的時間。就像那棵被過度灌溉的小樹,在減少了外在的壓力後,它的枝葉又開始重新生長,恢復了生機。

點燃生命的熱情

安傑,是我永遠難忘的學生之一。當他還是國小學生時,和許多農家子弟一樣,他對書本沒有太大的興趣。每天放學後,別的孩子還在安靜地做作業,而安傑已經騎著他的小單車,四處遊蕩。他喜歡這樣自由自在的感覺,甚至會到附近的宮廟參加各種活動,開始結交一些行為較偏差的朋友,慢慢地離開了正軌。像一匹未經馴服的野馬,他奔跑在自己的世界裡,不受拘束,卻也迷失了方向。

那時的我,看到安傑逐漸遠離學校的規律生活,心裡充滿擔憂。我知道,如果不趕緊介入,他可能會越走越遠。於是,我向學校申請了跆拳道道館的專款補助計畫,幫助像安傑這樣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到正面的引導與訓練。跆拳道的訓練過程,讓安傑慢慢學會了自律與堅毅。每一次的劈腿、踢腿動作,都像是一次對他的心靈鞭策,讓他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。那匹野馬,開始在跆拳道的道館裡收斂了狂野的步伐,學會了控制與平衡。

隨著時間的推移,安傑不僅成為跆拳道比賽的常勝軍,還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了無比的堅毅與自信。他不再是那個不愛讀書、四處遊蕩,甚至迷失於宮廟活動的孩子,而是逐漸找到自己生命中熱情與興趣的少年。跆拳道讓他明白,生命的價值不僅來自於學業的表現,興趣與熱情也能成為人生中發光發熱的源泉。

如今的安傑,是一名成功的餐廳大廚師。他將當年在跆拳道中培養的專注力與自律精神,運用在他所熱愛的烹飪事業上。每道菜,在他手中彷彿有了生命的律動,煎煮翻炒之間,都是他對生活的熱情與追求。他現在也已經娶妻生子,過著平靜而幸福的生活。

盼~生命的曙光

那天,在佑仁同屆的同學會上,我聽聞了他入獄的消息,心頭像被重重一擊,隨即湧上無數感嘆。當年的他,還是那個總是靜靜坐在角落、由祖父母照顧的孩子,學習意願低,眼神裡透露著一絲無助和迷惘。那時,我曾經多次試圖拉他一把,安排了各種課外活動,期望能幫助他找到人生的方向。但終究,像一艘迷航的船,佑仁依舊漂泊在波濤洶湧的命運之海中,最後觸礁。

回想起他的國小時代,佑仁從不愛讀書,總是和周圍年紀大一些的鄰居厮混,甚至走上偷竊的歧途。那時的他,像一株在陰暗角落裡生長的植物,缺乏陽光的滋養,無法吸收學校與生活中的正面能量。儘管我們為他安排了許多輔導課程和課外活動,但這些外在的陽光終究未能滲透到他內心最深處的黑暗。

進入國中後,佑仁的狀況越發嚴重,漸漸地,他完全迷失了方向,最終被犯罪的陰影籠罩。如今,他已經因為犯罪入獄,那個當年曾經坐在我課堂裡、看似平凡卻又充滿潛在危機的孩子,終究未能擺脫命運的枷鎖。心裡充滿遺憾和不甘,我不禁問自己:我們是否可以更早些發現佑仁的問題?是否有更好的方式,能夠幫助他在還未完全走上歧途前,重新找回生命的意義?

我望著窗外,那片陽光下的草地彷彿在低聲訴說著:每一個孩子的生命都是一棵需要用心呵護的幼苗,若我們能更早些發現那些被遮蔽的陰影,或許可以讓他們不至於被黑暗吞噬。我希望,當佑仁出獄後,我仍能幫上一點忙。或許,我們無法改變過去,但未來的路仍然可以重新修築。我希望那顆曾經迷失的種子,終有一天能在合適的土壤裡,重新發芽、茁壯,找到屬於自己的陽光與方向。

攜手共築教育夢

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且無可取代的存在。他們的生命價值不僅來自於學業成績,更體現在他們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、克服困難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芒,無法被任何人取代。作為教師,我們的責任是以包容與接納的態度去陪伴孩子,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價值與潛能。

然而,在教育過程中,教師團隊的力量尤為重要。「一個人走得快,一群人走得遠」,這正是雁行理論所強調的團隊協作精神。作為一個團隊,教師們彼此支持與合作,才能真正幫助學生長遠發展。我們不僅要增能學生,還要互相增能,在共同的目標下凝聚力量,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與關愛。這股團隊的力量,能夠推動學校走得更遠、更穩健,也能帶給孩子們更多的機會與未來。

同時,教師的正向能量也至關重要。身為教育者,我們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,更是孩子們的力量來源。透過積極的引導與鼓勵,我們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他們是被重視的,並幫助他們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信心與希望。正是這股正向能量,使我們能夠增能學生,激發他們內在的潛力,並讓他們勇敢面對挑戰。

當孩子們學會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獨特性,他們將能夠自信地面對未來,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,並懂得包容與接納他人。每個生命的價值都是獨特且無可取代的,作為教育者,我們的使命不僅是傳授知識,更是守護這份獨特性,幫助每個孩子圓滿他們的生命。透過正向的力量與團隊的合作,我們能引導孩子們在自己的道路上發光發熱,並攜手照亮未來的世界,使每個生命都能得到圓滿的成長與